苏伊士运河是世界海运的关键通道
位于中东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1859年开始施工,1869年正式通航。是连接红海与地中海重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 ,经提姆萨湖、大苦湖、陶菲克运河注入红海 ,长 162 .5 公里 ,连同伸入地中海和红海的河段总长约 193 公里 。
位于中东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1859年开始施工,1869年正式通航。是连接红海与地中海重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 ,经提姆萨湖、大苦湖、陶菲克运河注入红海 ,长 162 .5 公里 ,连同伸入地中海和红海的河段总长约 193 公里 。
造船业消息人士称,Regional Container Lines在3月宣布订购的集装箱为4400TEU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目前已与扬子江船业集团建造合同。据了解,扬子江船业将建造2艘4400TEU集装箱船,另外2艘同型集装箱船为备选订单,价值约2.4亿美元。
宏海箱运已经与扬子江船业签订了2+2艘4400TEU集装箱船订单,单船造价5970万美元,备选订单确认生效后交易总金额约为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4亿元),预计将于2027年末至2028年初交付。
5月7日,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为新加坡太平船务建造的首制8200TEU薄膜型LNG双燃料集装箱船“KOTA OASIS”轮解缆离开船厂码头,交付投入运营,该系列船一共4艘,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联合扬子江船业集团研发建造的新一代绿色节能环保型集装
5月7日上午,扬子江船业集团新扬子造船为新加坡太平船务(PIL)建造的首制8200TEU薄膜型LNG双燃料集装箱船“KOTA OASIS”轮解缆离开船厂码头,交付投入运营。
尽管美国推进《301调查》并试图施压中国造船产业,但2025年4月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船东重新回归中国船厂下单订造新船,显示出对中国造船业的高度认可与信任。
虽然美方最初提案曾导致一季度外国船东采购中国船舶意愿降温,但调整后的经济处罚措施及新规对多数船舶的完全豁免,令中国船企重获信心,特别是当前美方已释放出愿意在贸易要求上让步的谈判信号。
近日,韩国HD现代重工开发的集装箱船绑扎辅助货物安全装置“Double Head Side Protector”获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LR)、韩国船级社(KR)以及利比里亚国际船舶和公司注册局(LISCR)联合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近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干散货会议Geneva Dry上,芬兰Ahti Climates公司首席执行官Risto Kariranta表示,想要帮助干散货行业的绿色转型,建立联营池是一个有效办法。
这是山东远洋第二艘自有外贸集装箱船,标志着该公司自有船舶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4月29日,“麦哲伦”轮(SMC MAGELLAN)接船仪式在青岛邮轮母港举行,即将开启它在日韩航线上的新征程。这是继“哥伦布”轮(SMC COLUMBUS)之后,山东远洋海运集团(简
据Alphaliner及一家船舶经纪商披露,Seaspan本周与中国船厂签署了6艘超1万TEU的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订单详情尚未公布,但Alphaliner预计新船将于2028年交付。预计该批船舶或附带长期租约。Seaspan目前已在上海外高桥订有6艘汽车运输船
在海缆敷设船领域,南通象屿海洋装备与中天科技集团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1艘16000吨海缆敷设船建造合同。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自主研发设计。16000吨新一代深远海大型海缆敷设船主要用于面向全中国海域、东南亚及中东海域海上风电场或油气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海运作为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之一,承载着无数商品在海面上运行,集装箱海运是全球贸易的核心支柱,约90%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跨境运输,那海运保险到底有没有必要买呢?
4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贸易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船东Seaspan公司正式签署6艘11400TEU级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考虑到当前市场状况受到美国征收互惠关税的影响,以色列航运公司以星航运(ZIM)将暂时中止中国中部至美国西海岸的航线。该航线最初始于2024年7月,从宁波出发前往洛杉矶,为期13天。
Clarksons Research显示,Sea Consortium已向现代尾浦造船厂订购2艘2800TEU集装箱船,计划于2027年3月和5月交付,单船造价为5600万美元。
根据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的数据,RCL目前位列全球第20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旗下运营28艘自有船舶,总运力达86400TEU。随着17艘新船订单的逐步交付,其总运力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
据悉,RCL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在一家匿名中国船厂下单订造2艘11000TEU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每艘造价约为1.25亿美元,计划在2027年下半年交付;在另一家匿名船厂订造2艘4400TEU集装箱船,每艘造价约为5970万美元,计划于2027年下半年至2028年
这艘8200TEU集装箱船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设计,并将能够使用环保性更佳的生物甲烷为燃料,配备温特图尔(WinGD)研发的XDF发动机和废气再循环智能控制(iCER),可大大降低甲烷排放。为达满足未来减排需求,该船还采用氨燃料预留设计。“很高兴‘K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霁月 图由受访者提供近日,一则展示国产大型集装箱船的短视频引发网络热议。画面中,造价14亿元的“海上巨无霸”巍然矗立,无比震撼。网友纷纷留言“国之重器”“中国船舶太牛了”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榜。